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而韩国与之对应的寒食节(한식절)同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尽管两国习俗各有特色,但都体现了东亚文化中对祖先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敬畏。今天我们一起来谈一下它们的起源、习俗及现代演变,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韩文化的异同。
清明节
清明节的时间是公历4月4日,最早可追溯至周代的寒食节(禁火冷食,纪念介子推),后与上巳节(踏青祈福)融合。唐代正式确立为清明节,并成为国家法定节日。
清明节习俗
扫墓祭祖:清理坟墓、摆放祭品(如青团、水果)、烧纸钱,表达对先人的怀念。
踏青郊游:因正值春暖花开,人们会放风筝、荡秋千、插柳(驱邪避灾)。
特色饮食:江南地区吃青团(艾草糯米制成),北方则有馓子(油炸面食)。
如今,清明节是中国法定假日,除了传统祭扫,更多人结合旅游,形成“祭祖+春游”的模式。环保祭扫(鲜花代替烧纸)也逐渐流行。
寒食节
寒食节源自中国,最早见于《东国岁时记》,高丽时期成为重要节日。朝鲜王朝时,王室和士族会举行隆重祭祀。
寒食节习俗
扫墓(성묘):韩国人会在寒食前后修整祖坟(除草、培土),并摆上酒、水果、年糕等祭品。
冷食传统(냉식전통):因古代禁火,人们吃寒食(如野菜拌饭、艾草糕쑥떡、冷面),现代已淡化,但部分家庭仍保留。
传统游戏(전통게임):如荡秋千(그네뛰기)、踢毽子(제기차기),与清明踏青类似。
由于韩国采用公历节日体系,寒食节不再是法定假日,但许多家庭仍会在4月5日前后扫墓。相比中国清明节的热闹,韩国寒食节更显肃穆。
清明节与寒食节,如同一棵文化之树上的两支分枝,既有共同的根系,又各自绽放。对于即将赴韩留学的同学来说,理解这些传统不仅能帮助融入当地生活,也能更深刻地体会中韩文化的深厚渊源。
这个春天,不妨在追忆先人的同时,也期待未来在韩国的学习之旅——那里既有熟悉的传统温度,也有崭新的文化体验。
想了解更多韩国历史文化信息或想申请韩国留学,请关注山东理工大学韩国留学预科班官方网站。
山东理工大学韩国留学预科班,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系统化课程、权威师资指导和全方位升学服务,与韩国多所知名高校合作,打造高效便捷的留学通道。
选择我们,成就您的国际化未来,开启精彩人生新篇章!
地址:淄博市张店区共青团西路88号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
邮编:255049
官方网站:https://hglx.sdut.edu.cn/
联系方式:0533-2313777(韩国留学办公室固话)
18560717353(韩国留学咨询,微信同号)
报名咨询电话:李老师0533-2313777 、18560717353(微信同号)
山东理工大学韩国留学